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
尽管ESM启动和替代临时性的EFSF,有利于提升欧元区的债务纾困能力,有利欧元区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也对全球经济复苏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确定性。
……现在不是为了温饱去改革,而是为了社会稳定、政治和长久的生存问题进一步改革。细分析,道理很简单,就是意识形态松绑,思想解放,政府放权,发展才是硬道理……迎来了北京第三产业波澜壮阔的繁荣景象,出租车行业只是其中一隅。
在纪念邓小平这位令人景仰的老人南巡讲话20周年的时候,国人更要解放思想,继续深化改革,当然是从领导做起。业界专家分析,2000年前后北京开始了出租车行业的兼并管理,使出了份子钱翻倍的招数,导致利益集团初现,诸如银建、金建、首汽、北方等几家垄断公司悄然形成,矛盾也就随之生发,出现行政诉讼破局、算不清出租车成本、人民代表呼吁不断、‘黑车搅局、揭黑幕等盛世乱象画面,令人费解又着急。因之,时下垄断型国有大企业更当自警、自重、自律,防止陷入利益集团误导的陷阱。利益集团是权力资源和垄断能力联袂的混血儿。从经济学上看,不是一个正常的经济组织形式,企业所有者根本不需要付出成本、承担风险,却坐收高额利润。
近年来,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分析深化改革的阻力时,多归结为利益集团。日前在《中国青年报》上读到一篇《北京出租车:十年撼不动的利益格局》,因为是身边发生的事情,容易看懂,愚以为可作为透视利益集团的案例。在美国,国会预算局认为目前的劳动力年均增长率是0.5%,仅相当于上世纪50年代以后年均增长率的三分之一。
徘徊在美国总统大选手和整个发达世界上方的正是这个幽灵,尽管它未必会变成现实。进入专题: 自我拯救机制 。他认为,网络技术带来的大幅提高的生产率"已经在2004年消失殆尽了"。人们走上街头,极端主义党派发展壮大。
德国的劳动力数量几乎止步不前,日本的劳动力数量在减少。欧洲可能预示着这一凄惨螺旋的开始。
第二次革命发生在1870年到1900年间,是最重大的一次革命,E以电的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和室内自来水筐的出现为特征。从较差学校毕业的技能不够熟练的工人将进一步拉低生产率和薪酬增长。遗憾的是,这是不靠谱的假设。)随着劳动力增长速度放慢,美国经济的增速可能会放慢到每年2.3%,假定生产率的增长率保持不变。
经济发展减速将加剧政治动荡,反之亦然。美国、日本和大多数欧洲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减少了劳动力的增长,因为新工人的数量比退休工人的数量少。为填补预算赤字和退休金而征收的更高税收将挤压税后工资。经济发展可以促成政治稳定。
这将与过去形成历史的和不祥的决裂。然而,逆转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为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面临经济减速,即便它们成功避开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
戈登写道,技术革新尽管今不如昔,但仍将继续下去。进一步的不平等将使一些收益向富人转移。
经济增长陷入半停滞的社会不能满足人们对就业、涨工资和政府福利的所高期望正是基于上述机制,卢比汇率在大量资本流入支撑下走强数年,2011年急转直下,兑 美元汇率经历了大幅贬值。印度2012年度《基础教育公开报告》(Public Report on Basic Education Revisited)显示,在印度北部说印地语的地区,一些儿童在接受3年学校教育后仍不具备阅读能力, 在报名入学的小学生中,只有66%上课,教学水平低得可怕,基本上就是不动大脑的死记硬背。2000~2011年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4年达到两位数,在2001、2009、2011年甚至是负数。印度、越南、中国等热门新兴市场相继降息,最突出的巴西自2011年罗塞夫政府就任以来,至今已经连续7次降低基准利率。婴儿死亡率57.4‰,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9.5‰。
中国存在持续的贸易顺差和经常项目收支顺差,资本流入也以波动性较低的实体经济部门直接投资为主。近年来印度之所以经历了独立以来最长加息周期,仅2010~2011财年就加息13次之多,原因就在于此。
对如此奢靡炫富作风,连另外一些印度富豪也颇有非议。2006年 ,印度人口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0%,比世界平均水平(14%)高近一半。
( 世界银行数据库,转引自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09》)许多人把这么个结果称为印度人口红利,是十足的误读。知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怡安翰威特(Aon Hewitt)2012年2月21日公布的调查显示,印度本年度工资预计将上涨12%,连续10年位居亚洲国家之首。
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均进一步损害了印度所谓内需主导型经济增长的成色和后劲。而如今,唱空印度的直接原因是印度从2011年下半年起已陷入经济危机:经济增长率急转直下,卢比汇率连创新低,2012年6月25日盘中出现57.92卢比兑1美元的历史新低,过去12个月里对美 元贬值近30%,仅从2012年3月末至5月末对美元就贬值10%以上,资本外逃大潮涌起,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此情此景让关于印度是所有大国中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的言论成了笑柄。并针对印度贫富差距表示:印度现在需要有人来分配部分财富,并寻找方法来减轻他人困境。因为那些 国际调查机构调查的工资增长情况仅限于现代产业部门就业者,甚至仅限于西方化跨国公司就业者,而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在印度劳动者中都只占很小一部分,与中国这个世界第一制造业大 国不可同日而语。
2011年5月21日英国《泰晤士报》刊登印度老牌民族资本 龙头企业塔塔集团董事长、同样居住孟买的拉坦?塔塔(Ratan Tata)专访,塔塔批评穆克什?安巴尼此举:我不懂为何有人这么做,革命就是这样造成的。仅此一点,足见印度收入分配失衡何其严重。
有鉴于此,我们更不能对印度基础教育成果改善给予过高期望。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斥资10亿美元在孟买地价昂贵的阿尔塔芒特 路为自己建造173米高、27层的私宅安蒂拉大厦,成为全球最昂贵私宅。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保增长和 抑通胀等其他目标之间的矛盾冲突程度相差悬殊,在保增长时的政策选择空间相应差距甚大,进而将导致热门新兴市场之间经济发展形势分化,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差异就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当宏观经济急转直下时,如果国际市场上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初级产品 价格下跌,中国国内以人民币计价的这些产品价格也相应趋向下跌,通货膨胀压力趋向减轻。
2006年,论出生时预期寿命,世界平均水平为68.2岁,中国为72岁,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尼、斯里兰卡分别为70.8岁、70.2岁、71.4岁、68.2岁、75岁,而印度只有64.5岁。印度龟终将超越中国兔……前两年有的西方大国官方报 告甚至已将印度列为世界第三超级大国。较为年轻的人口结构更将令印度如虎添翼,加快超越日益面临人口红利枯竭压力的中国。199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舆论就开始炒热中印比较话题,声称由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驱动而不是外需拉动,由于印度服务业比重较大的经济结构优于中国制造业比重大的经济结 构,印度可持续发展能力远超中国。
在整个教育情况糟糕的情况下,一个小小现代产业部门从业者工资高增长,并不表明印度经济增长势头强劲,而是表明印度适合现代产业部门需求的合格劳动力太少,以至 于其薪酬增长大大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长,既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收入分配格局改善。印度人口红利的真相其实,在主要人口和经济大国、主要新兴市场中,印度之所以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最低,这很大程度上并非印度人口结构优化的表现,而是印度社会医疗保健水平较低、人民健康程度较差 的结果。
印度是中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之一,也是中国许多投资者跃跃欲试的地方。1990年代,印度教师缺勤率高达48%。
正因为收入分配严重不均,在号称印度大放光芒的21世纪初,印度人均粮食消费量不增反减,由1997~1998年度的174公斤减少到2003~2004年度的151公斤,为二战以来最低水平。而且,从1990~1992年间到2004~2006年间 两个时间段,中国、越南、老挝三国营养不良发生率均大幅下降,中国从15%降到10%,越南从28%降到13%,老挝从27%降到19%,印度则仅仅从24%降到22%。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人大代表述职 选民现场测评